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,微山湖上靜悄悄……”這首歌曲《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》是電影《鐵道游擊隊》插曲。游擊隊員堅強的革命意志和樂觀主義精神,在歌聲中廣為流傳。
棗莊新城 許建華 攝
鐵道游擊隊即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八路軍第一一五師“魯南鐵道大隊”,是戰(zhàn)斗在津浦鐵路兗徐段和臨棗支線上的一支小型抗日武裝。自1939年在情報站基礎(chǔ)上創(chuàng)立到1946年編入主力部隊,在敵人的心腹地區(qū)堅持戰(zhàn)斗達8年之久。8年中,他們以山區(qū)主力部隊為后盾,以微山湖為依托,在鐵道線及其兩側(cè)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精彩悲壯的抗日史劇。
棗莊市鐵道游擊隊黨性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孫中啟介紹說,鐵道游擊隊搞情報、捉漢奸、截火車、打洋行、炸鐵路、毀橋梁,人民群眾稱之為能飛檐走壁的“俠客”,日偽軍稱之為從天而降的“飛虎隊”,八路軍首長稱之為插入敵人心臟的“懷中利劍,袖中匕首”。1942年至1943年,先后護送劉少奇、蕭華、朱瑞、陳光、陳毅等領(lǐng)導同志及千余名干部、愛國青年安全通過津浦鐵路封鎖線。
“作家劉知俠曾兩次冒著生命危險,穿越敵人封鎖線,采訪游擊隊員,并與他們一起生活和戰(zhàn)斗,根據(jù)洪振海、王志勝、杜季偉、劉金山等魯南鐵道隊抗戰(zhàn)英雄事跡,創(chuàng)作了長篇小說《鐵道游擊隊》,現(xiàn)已成為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的經(jīng)典之作?!睂O中啟說。
鐵道游擊隊紀念園舊貌。張龍 攝
5月24日,記者連線了老鐵道游擊隊員張再新的妻侄女陳新紅女士,并通過她采訪到現(xiàn)住河北唐山的張再新老人。張再新于1924年出生在山東省微山湖畔,1940年參加八路軍蘇魯支隊。1941年2月,受八路軍一一五師派遣到臨城建立情報站,負責搜集津浦鐵路沿線日軍封鎖鐵路和對山區(qū)掃蕩的信息。1943年在山東抗大學習畢業(yè)后,到魯南鐵道大隊擔任文化教員。1944年,張再新任短槍隊指導員,參加了奇襲臨城偽公所、沙溝奪機槍等戰(zhàn)斗。2015年9月,張再新老人獲頒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。
采訪結(jié)束時,張再新語重心長地說,希望年輕一代了解中國人民抗擊日寇的歷史,珍惜幸福生活,傳承好鐵道游擊隊精神,建設(shè)好美麗家園。
薛城區(qū)臨山公園內(nèi)綠樹成蔭、鮮花盛開,不時見到游人在公園內(nèi)參觀游覽。在鐵道游擊隊紀念館,記者看到一批批接受紅色教育的黨政干部、學生和群眾正有序參觀。
據(jù)介紹,依托鐵道游擊隊紅色文化,薛城區(qū)打造了鐵道游擊隊黨性教育基地。該基地建有鐵道游擊隊紀念碑、將軍碑廊、紀念館、棗莊人民英雄紀念園、紀念廣場等。
鐵道游擊隊紀念館新貌。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
鐵道游擊隊紀念館建設(shè)是棗莊市委、市政府為進一步弘揚鐵道游擊隊精神、打造棗莊紅色文化品牌實施的市級重點工程,也是鐵道游擊隊黨性教育基地建設(shè)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鐵道游擊隊紀念館于2019年建成使用,拓展了鐵道游擊隊紀念園的紀念空間,為打造“立足棗莊、面向山東、輻射全國的一流黨性教育基地”奠定了堅實基礎(chǔ)。
記者看到,紀念館中的主體展覽共分抗日烽火燃魯南、初露鋒芒顯身手、鐵道飛虎出奇兵、凝聚力量同抗日、沙溝受降載史冊、紅色基因代代傳六部分,再現(xiàn)了鐵道游擊隊的光輝歷程,彰顯了“赤誠報國、不怕犧牲、機智靈活、勇于亮劍”的鐵道游擊隊精神。
如今,鐵道游擊隊紀念館已成為棗莊及其周邊地區(qū)干部群眾、青年學生加強革命傳統(tǒng)教育、愛國主義教育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“打卡地”。薛城舜耕實驗學校高二學生杜月月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,被英雄事跡和戰(zhàn)時實物深深震撼,一定要努力學習,把紅色基因傳承好。
徐旸,清華大學教師,在紀念館參觀學習后深受鼓舞。他表示,作為一名黨員科技工作者,將發(fā)揚鐵道游擊隊精神,立足崗位不斷創(chuàng)新,讓祖國變得更加富強美好。(棗莊日報社記者 王兆虎)
短評:
勇于亮劍未來可期
人無精神不立,國無精神不強?!俺嗾\報國、不怕犧牲、機智靈活、勇于亮劍”作為鐵道游擊隊精神,已成為棗莊一張閃亮的名片,為棗莊發(fā)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、智力支持和強大信心。
前行的道路上,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“擋路虎”?!皳趼坊ⅰ辈⒉豢膳拢膳碌氖菦]有直面的勇氣。鐵道游擊隊精神啟示我們,正視困難、勇于亮劍,團結(jié)群眾、依靠群眾,一切“擋路虎”都是“紙老虎”。
勇于亮劍,未來可期。永不磨滅的鐵道游擊隊精神,必將在新時代奮進路上綻放出奪目光彩。(王兆虎)
責任編輯:暢任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