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汾新聞網(wǎng)訊 2月9日凌晨2時,古縣醫(yī)療集團內科主治醫(yī)師李敏接到院方通知,成為我市第二批援助湖北醫(yī)療隊的一員,并于當天啟程奔赴疫情最前線。
2月13日凌晨2時,李敏生平第一次穿上成人紙尿褲,進入由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改造成的江漢方艙醫(yī)院,執(zhí)行首次支援任務,同時成為此批醫(yī)療隊中我市首位進入“方艙”的醫(yī)生。
6個小時的上班過程,李敏基本是在行走與站立兩種狀態(tài)的交替中度過的。李敏說,她們在方艙醫(yī)院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查房、寫病歷、小組討論病例、服用藥物等的問詢處理,同時與患者進行交流,給予他們一定的心理治療。
“一個中年患者的焦慮讓我感到了隔離區(qū)的壓力。”李敏說,大概是出于內心的不安與焦慮,這名患者總是時不時跑來測量體溫、咨詢病情。李敏便將他帶到了走廊一角,“請相信我會幫助你!”護目鏡下,李敏的眼神堅毅、溫和。她認真傾聽著患者的訴求,原來,這場疫情帶給這名患者的不只是身體上的不適,還有心理上的安全感缺失。找到問題所在后,李敏在對患者進行安慰與鼓勵的同時,遞給他一個剃須刀和一塊毛巾:“洗把臉,刮刮胡子,你會精神很多!”“沒想到他真的按照我的要求做了,還笑著對我說了聲‘謝謝’!”李敏說,那一瞬間,她感到自己對患者負有莫大的責任。
忙忙碌碌中,已經(jīng)到了下班時間,然而這并不能算是真正意義的下班。為了將感染率降到最低,他們還要花費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經(jīng)過“三道門”——污染區(qū)、半污染區(qū)、清潔區(qū)。每經(jīng)過一道門,他們就要脫卸掉身上的相關防護物品,直至走出清潔區(qū)。
9時左右,李敏拖著疲憊的身軀趕回住處。作為第一個踏進隔離區(qū)的醫(yī)護人員,剛剛結束的緊張與忙碌令她睡意全無。為了能最大限度幫到同事,她將艙里的區(qū)域分布情況都畫在了紙上,還不忘加上溫馨提示,并且詳細列出了工作和個人防護方面的注意事項……
檢查完圖上的細節(jié)后,累壞了的李敏很快睡著了,醒來時已是16時。同寢室的姐妹提醒她餐盒里的飯早已涼了時,她才恍然大悟,勞累居然使自己忘記了饑餓。
記者 亢亞莉
責任編輯: 吉政